国产手机二手市场交易量占比稳步上升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奇茹
刚刚结束的国产2022年三季度,华为、手机手市上升苹果相继发布全新旗舰系列手机,场交国内手机市场迎来难得的易量销售旺季。10月10日,占比转转集团发布的稳步《2022年三季度手机市场行情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虽然苹果在高端手机市场占优,国产但华米OV(华为、手机手市上升小米、场交OPPO、易量vivo)以及荣耀等一众国产厂商仍奋力发起“围剿”,占比以争得一席之地。稳步此外,国产在二手交易平台,手机手市上升由于苹果新机创新乏力,场交iPhone14标准版的销量短期看不如“十三香”。
过去几个月,在新机市场,7月小米率先推出小米12S系列和第二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 2,开启了三季度高端手机市场的争夺战;进入9月,华为阔别两年推出Mate 50系列,随后频上热搜的苹果iPhone14系列“灵动”登场。高端市场之外,中端新机其实也在密集发布:vivo iQOO 10系列、华为nova10系列、荣耀X40以及小米civi2纷纷亮相,国内手机消费市场在经历出货量大盘整体下滑的“低谷”后热度有所提升。
报告显示,在二手市场,苹果iPhone的交易量虽然仍居第一,但该季度iPhone在二手市场的交易占比首次跌进“2字头”,下降至28.89%;与之对应,国产手机品牌三季度在二手市场的交易量均在上涨,其中小米(含红米)已经连续6个季度成为二手国产手机市场销量第一品牌。转转集团数据部分析师认为,手机消费的需求正在趋向多元化,随着“消费但不浪费”的理念不断提升,新旧手机市场越来越丰富的供给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
从价格走势看,二手市场热销的旧款机型大多降价,但iPhone11以及华为Mate30和Mate40系列的部分机型价格在该季度微涨。三季度转转平台的二手手机市场行情显示,iPhone14标准版9月底时的转售价较官方发售价普遍下降300元至600元;iPhone14 Pro的转售行情也是一路下滑,从发售之初热门配置机型普遍加价到9月底时已变成大多平价转售,甚至还有人在二手市场降价百元左右出手;相比之下,iPhone14 Pro Max仍处溢价状态,但幅度已逐步减少:刚发售时该款机型在二手市场普遍加价2000元至3500元,到9月底时加价幅度已降为500元左右。
国产手机方面,小米表现稳定,华为Mate50则在二手市场表现出高溢价。在二手交易市场,华为Mate50发售之初普遍加价100元至400元左右转售,9月底时的加价幅度降为100元至300元不等;华为Mate50 Pro的普通版在二手市场普遍加价数百元不等,更受欢迎的昆仑版9月底的加价幅度则达到了900元至1100元左右;此外,华为Mate50 Rs保时捷设计仍然保持高溢价,9月底在二手市场的转售价普遍高出发售价3000元左右,甚至最高有人加价万元转售。
市场格局方面,从整个二手市场的手机交易量排名看,苹果依旧占据第一位置;在总交易量Top10机型榜单中,iPhone占据9席。其中,iPhone11已4个季度蝉联第一,也是二手市场手机搜索、回收榜单上的王者。和苹果iPhone在二手市场的交易量有所下滑相比,华米OV以及荣耀手机的交易占比都在稳步上涨。
相关文章
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过去3年上涨189% 高居同类6/431
相信每位投资者都希望自己的基金“能涨抗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近三年上涨了189.2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仅为7.90%,而在过去一年,市场震荡,业绩2025-07-08- 前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对美联储的最新政策立场表示强烈支持。此前他曾经长期批评美联储在应对达到数十年高点的通胀问题上行动缓慢。“我认为美联储的立场终于大致上合适了,”萨默斯表示。 “现在的问题将是2025-07-08
-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昨日,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围绕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上海制定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将统筹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恢2025-07-08
- 来源: 中金宏观目前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小于2020年疫情期间,但结构性压力突出:青年人失业率走高,与疫情不确定性下企业的成本决策有关;农民工就业从“供给短缺”转为需求不足;大城市就业受疫情的非对称影响,2025-07-08
- 英国Unherd网站11月20日文章,原题:为什么美国不断挑衅中国?美中这两个超级大国的紧张关系已持续数年,而拜登政府把与中国的对抗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台湾并非华盛顿方面升级对华紧张关系的唯一问题,美2025-07-08
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谈上海经济重振50条:助企业留住青山,促消费拉动投资
澎湃新闻记者 侯嘉成5月2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共包括八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怎么理解这些政策措施?澎湃新闻专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澎湃新闻:今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