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持信用债规模超13万亿,负债端赎回压力退去,投资者风险偏好仍处低位

财联社2月21日讯(编辑 李俊)开年以来,理财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保持增势,产品持信超万处低据普益标准截至上周末(2023年2月19日)数据统计,用债亿负压力全市场新发580只理财产品,规模当前全市场存续产品已超3.2万只。债端者风但值得注意的退去投资是,在刚刚过去的险偏2022年中,理财产品的好仍存续数量和规模纷纷下降逾4%,且四季度整体降幅明显,理财投资者风险偏好仍处于相对低位。产品持信超万处低
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与规模下降逾4%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用债亿负压力截至2022年底,规模全市场共存续理财产品3.47万只,债端者风较年初下降4.41%,退去投资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险偏较年初下降4.66%。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财联社整理)
相较各类银行,理财公司的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最多,存续产品只数1.39万只,存续规模22.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9.36%,全市场占比达80.44%。其次为城商行,存续产品数量与金额分别为9064只,24463.39亿元。另外,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截至上周末数据(2023年2月19日),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已达1.41万只,环比增加99只。
理财资金向理财子加速集中,股份制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同比降幅超80%
值得注意的是,理财规模正逐步由银行表内转向表外理财公司,除理财公司外,其他类型机构的存续规模在2022年末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股份制银行同比降幅达82.99%,存续规模8798.80亿元,产品数量仅1208只。虽然城商行的存续规模占全市场比例位列第二为8.85%,但规模同比降幅达32.34%。
另一方面,在整体规模下降的同时,2022年理财产品的投资资产规模也较年初下降了3.94%,合计29.96万亿元;负债较年初增长6.07%,合计2.27万亿元。理财产品杠杆率108.20%,同比增加0.83个百分点。
信用债持有比重大,是赎回潮抛售重灾区
在配置方向上,理财产品主要投向债券类和非标准化债券类,规模分别达19.08万亿元、1.94万亿元,占比63.68%和6.48%。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债虽然是理财产品持有比重较大的品种,但2022年末占比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47个百分点,持有规模13.68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45.66%。
2022年最后两个月,债市出现大幅回调,银行理财沿着“资金面收敛-稳增长预期发酵-负债端负反馈”的链条,负债端的赎回压力加深了资产端的抛售压力,信用债更是抛售的重灾区,各类债券收益率普遍上行,利差全面走阔,尤其是3年期AAA、AA+、AA级城投债,信用利差均达到2018年以来的95%分位数以上。同时,1、3、5年期AAA-级商业银行永续债信用利差达到2018年以来的99%分位数。
另一方面,自理财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截至 2022 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 9671 万个,较年初增长 18.96%。
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99%,整体风格更趋保守,风险偏好仍处相对低位
曾在研报中指出,从中长期维度来看,理财产品中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超过99%,而个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进一步表示,负债端的不稳定问题在于居民理财,理财个人投资者由于理财净值回撤而出现大量赎回。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2022 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新增 1508.09 万人,机构投资者数量新增 33.28 万个。整体结构上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截至 2022 年底,个人理财投资者数量为 9575.32 万人,占比 99.01%;机构投资者数量为 95.95 万个,占比 0.99%。
从投资者风险偏好分布情况来看,理财投资者整体风格更趋保守,持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最多的为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 35.44%。同时,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和二级(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增加,分别增加 1.10个百分点和 0.55 个百分点;风险偏好为三级(平衡型)、四级(成长型)和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则相对减少。
在近期理财赎回潮频发,理财市场低迷的背景之下,投资者风险偏好大幅下行。同时,自媒体对赎回潮的渲染放大了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加重了投资者厌恶损失的情绪,导致他们信心受损严重,无法专注于长期投资目标,对低波动产品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因此市场更加青睐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等净值波动小的产品。
但需要注意的是,赎回潮仍存在长尾效应,且摊余成本法估值理财也只是净值化转型阵痛下的临时安慰剂。认为,理财投资者信心短时间难以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投资风险偏好仍将处于相对低位。
当前,赎回压力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赎回潮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降温。中信证券表示,债市收益率和各类债券利差开始逐步出现回归正常水平区间的趋势,债市已初步具备缓释基础,或将继续逐步调整修复。同时,债市的修复也会拉动理财净值回升,若搭配适当的宣传和投资者教育,可能会推动部分投资者逐步回归理财市场。
相关文章
- 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21日说,日本政府将全力应对眼下的生活成本危机,让经济重回增长轨道。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通货膨胀率连续多月上涨,10月涨幅创40年来新高。铃木向国会提交2022财政年度第二次补2025-07-09
全球基因递送技术领军企业产研基地落地,广州黄埔冲刺千亿级生物创新型产业集群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刘黎霞 广州报道 4月7日上午,全球基因递送技术领军企业——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舟生物”)投资32亿元的研发生产基地在广州市黄埔区正式启2025-07-09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指导意见发布 加快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安全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今天8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我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与此2025-07-09- 撰文 | 余晖 熊颖琪2022年4月8日上午10点30分许,“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08年92025-07-09
刘强东发布京东全员信:投入百亿元,从住房保障、子女救助等四大层面提升基层员工待遇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温婷)上证报从多位京东人士处证实,京东创始人刘强东11月22日以“你们的东哥”署名发布全员信,信中提到:历经十几年埋头苦干,京东终于迎来了全面盈利的重要时刻。刘2025-07-09- 4月6日深夜,中共上海市委向全市党员发出公开信,要求广大党员“亮身份、见行动”,全力投身到这场严肃的抗疫斗争中去,冲在抗疫第一线。就在当天,《解放日报》也在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呼吁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2025-07-09
最新评论